美、韓推動防治多年 台灣還要原地踏步?
【記者林志怡/台北報導】
(上圖)野鳥窗擊後留下的「鳥拓」。(提供、攝/吳銘)
窗殺在國內外都是普遍現象,王齡敏提到,美國每年窗殺案件總數粗估可能高達5億以上,而近年來野鳥窗殺防治也因為民眾與政府的關注,帶來龐大的商機,相關防撞服務、商品多樣;每年約800億傷亡的南韓則由環境省(同台灣環保署層級)主導高速公路玻璃隔音牆的鳥類友善工程。
相較於國外,王齡敏無奈表示,台灣不只在相關研究交白卷,目前的建築法規中規定「玻璃可見光反射率不得大於0.2」的規定形同虛設,「可見光反射率0.1的普通玻璃都可能造成窗殺,何況是反射率0.2的玻璃」。
王齡敏說,未來希望民眾能從身邊做起,建立正確的窗殺防治觀念,學界、政府也要動起來,還給野鳥安全的天空。
關心更多窗殺現狀 臉書「野鳥撞玻璃回報」社團
【記者林志怡/台北報導】
台灣猛禽研究會於去年9月成立「野鳥撞玻璃回報 (Reports on Bird-Glass Collisions)」臉書社團,供民眾回報窗殺案件,同時也彙整網路上相關資訊。
猛禽會救傷站主任王齡敏提到,如果平常不關心野鳥相關資訊,的確比較難接收到窗殺相關訊息,因此希望先從身邊做起,建立交流平台,讓更多人接收到正確訊息。
此外,王齡敏也幽默地說,「如果你不相信台灣有窗殺,歡迎你進來看看」。
救傷緩不濟急 保護野鳥從根本做起
【記者林志怡/側寫】
台灣普遍存在窗殺現象,然而因為野鳥救傷相關議題有其同溫層存在,不如犬貓等寵物議題普遍,導致平時不常關注野鳥議題的民眾往往難以取得需要的資訊。
在台灣,野鳥救傷管道不少,但普遍不為民眾所知,以台北市為例,拾獲傷鳥,除了聯繫台北市動保處、路殺社外,尚有台北市野鳥學會救傷中心、台灣猛禽研究會等NGO可提供協助。
此外,目前臉書上有許多野鳥救傷平台,如「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」匯集了全台灣野鳥救傷志工,可以提供民眾協助。
但野鳥救傷是相當耗時費力且燒錢的活動,如高雄市野鳥學會就曾經因為志工不足、資金負擔沈重而停止救傷,近日才重啟活動,且大多數救傷活動不支援普通留鳥,因此,保護鳥類不能只期待後端救傷,更該從根本解決,將自由飛翔的天空還給野鳥。